• 回到顶部
  • 0523-89998299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杨建平教授:ERAS的重要环节——体温管理

近年来, 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临床普及,围手术期患者体温管理已经成为ERAS临床路径中的重要环节。与ERAS相关的其他临床诊疗措施如容量管理、疼痛管理等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围手术期体温管理却一直得不到外科医生和麻醉科医生的重视,您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杨建平教授:“ERAS的实践效果评估不仅仅在于缩短住院时间,而是在于医疗治疗质量的提升,也只有医疗质量的提升才能获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等结果,体温管理恰恰是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ERAS指为使患者加速康复,在围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避免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及死亡风险,同时减少医疗费用。目前ERAS理念在中国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并且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ERAS临床路径。

 

毋庸置疑的,体温管理是ERAS临床实践中重要的一环,我们来看看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6)》推荐的优化麻醉管理策略包括体温管理措施:术中体温监测,可采用预加温、提高手术室室温、使用液体加温装置、暖风机等措施维持患者术中中心体温>36℃;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联手发布的《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暨路径管理指南(2018)》的ERAS术中核心项目提及:有多项荟萃分析及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在腹部复杂手术中避免低温可降低伤口感染、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出血和输血需求,缩短全身麻醉后苏醒时间。术中应常规监测患者体温直至术后,可以借助加压空气加热( 暖风机) 、输血输液加温装置等, 维持患者体温不低于36℃;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组织撰写的《促进术后康复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指出:术中低体温是指机体中心温度<36℃,术中低体温多由麻醉药物抑制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及手术致热量大量丢失所致。预防围术期低体温最有效的方法是积极进行术前保温。进入手术室前使用压力暖风毯预热患者可以提高术前核心温度。术中可通过以下方式来维持机体温度,如保持温暖环境、使用压力暖风毯、静脉输入液体加温、腹腔冲洗液加温等;由黄宇光教授牵头撰写的《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防治专家共识(2017)》更是从围术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不良后果、体温监测、防治原则四部分内容加以阐述,围术期体温管理的重要性。

 

既然围术期体温管理如此重要,是ERAS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那么在容量管理、疼痛管理等其他ERAS核心措施如火如荼开展的当下,体温管理为何一直没有受到外科医生和麻醉科医生的重视呢?第一,麻醉科医生与外科医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与加速康复相关的疼痛管理、容量管理等环节,忽视了体温管理;第二,出于卫生经济学考量,医院管理者、科室管理者暂时无法购置体温监测设备和主动保温设备,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ERAS的实践效果评估不仅仅在于缩短住院时间,而是在于医疗质量的提升,也只有医疗质量的提升才能获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等结果。体温管理恰恰是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相信随着ERAS理念的推广,体温管理理念会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

我们都知道:核心体温监测和压力暖风毯保温措施构成了围手术期体温管理的黄金法则,我们如何因地制宜地实施这个黄金法则?

杨建平教授:“麻醉科医生可以依据设备条件、手术情况、患者病情,个体化地实施体温管理策略。”

麻醉科医生可以依据设备条件、手术情况、患者病情,个体化地实施体温管理策略: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或接受短小手术的患者,麻醉科医生可以通过耳温枪等设备间断监测体温,并在围术期酌情选择被动或主动保温措施;对于围术期低体温高危患者或接受大型手术的患者,推荐在围术期持续监测患者的核心体温,并联合采用多种主动保温措施如压力暖风毯、输液加温设备等,维持手术患者的核心体温在36℃以上。 

 

 

2020年10月19日 11:33